首页

为美女舔鞋底

时间:2025-05-25 08:26:32 作者:甘肃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、副主任车洪被开除党籍 浏览量:33538

  中新社唐山10月15日电 题:河北古长城脚下农家小院里的“世界地图”

  作者 白云水 孟潮

  金秋的早晨,北方燕山叠翠,蜿蜒在山脊的古长城被秋色簇拥着,宛如苍龙静卧。15日,长城脚下,古朴的农家院里,主人俞海文准备接待韩国游客,他在屋内的世界地图上又“圈”了一笔。

  俞海文是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村民,今年51岁,是长城保护员。打小在长城脚下长大的他,对长城有着很深的感情。

10月11日,俞海文(前)向游客介绍世界地图上的古长城。梁玉水 摄

  “明朝时期,我的祖辈来这里修长城、守长城,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。”俞海文说,守护长城是当地人的使命,世代传承。

  作为中国现存体量最大、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,万里长城在唐山境内分布220公里,有名关险隘29处。俞海文守护的白羊峪长城为明代修建,长4.5公里,有城楼21座,其中1.5公里的大理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。

  “每两三天巡视一次,检查砖石、收拾杂草。”在这段险峻长城上,每一寸都留下了俞海文的足迹。

  从俞海文家抬眼望去,不远处的长城顺着山势绵延起伏,山上满是灌木和果树,眼下正是京白梨的成熟期,俞海文摘了一些让游客尝鲜。

  “万里长城世界闻名,游客也来自世界各地。”俞海文说,2005年,他和村里几户村民办起了农家院,既能养家糊口,又能向海内外游客宣传长城保护知识,弘扬长城文化。

10月11日,长城保护员俞海文在长城上巡查。 梁玉水 摄

  俞海文经营的农家院屋内,一张硕大的世界地图格外显眼。“每每遇到海外的游客,我就在这张世界地图上做下标记。”指着地图上的标记,俞海文说,国内基本上全覆盖了,海外有美国、荷兰、匈牙利等18个国家的游客来游览过大理石古长城,“来过咱们家的外国游客可真不少。”

  早上,古长城脚下民宿升起了袅袅炊烟,63岁的韩国游客朴承桓来到这个长城脚下的小村庄。自20世纪90年代起,朴承桓便常来中国出差,去过厦门、沈阳等很多城市,也游览过不少名胜。“长城很壮观、巨大,在崇山峻岭间修建这样的建筑,真了不起。”他说。

  望着长城脚下一颗颗板栗树,俞海文向朴承桓介绍道:“你爱吃的板栗就是这些树上结的果子。”朴承桓笑着连连点头。

  俞海文说,在当地众多农家美食中,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要数“花椒肉”“板栗炖鸡”。“不管是长城,还是沿线的农家饭,游客们的称赞让我们很自豪。”

  据了解,依托白羊峪长城,当地发展了特色种植养殖、果品营销、农家乐等多种旅游业态。目前,白羊峪村有以农家餐饮民宿为主的民俗旅游接待户60余户,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人民币以上。

  随着小院里这张世界地图“圈粉”越来越多,俞海文畅想着:“期待有一天,我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标记满。”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繁荣兵团·新时代新征程)新疆兵团:施工现场实现“数字化智慧管理”

中老两国铁路部门时刻关注客流变化,灵活调整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方案,积极与海关部门沟通协作,不断优化服务质量。为提升跨境出行便捷度,自2023年7月25日起,中老铁路实施全新列车运行图,昆明南至万象的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从开通初期的10个半小时缩短至约9个半小时。

85家企业在香港签署《支持及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意向书》

成都世园会是国际竹藤组织第五次在中国举办的世园会上设置展园。国际竹藤组织的展园充分利用了低碳环保竹材,塑造出一座立体变幻的现代西蜀竹文化展园。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、全年常绿、恢复退化土壤、可替代有害塑料的多功能植物资源,可以无缝融入城市规划,在促进低碳和可持续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。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接受采访时表示,该展园的理念是向民众展示竹子在生产生活、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殊功能。

——“合理管辖还是长臂管辖”对错分明。 坚决反对将任何关联因素都作为滥施管辖的理由,不搞美国“最低联系原则”、践踏他国司法主权那一套。

国家文物局: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

一是扎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,强化科技创新,突出企业主体地位,在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等领域,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;强化产业升级,抓实抓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,加快构建“6997”现代化工业体系,包括6个传统产业、9个优势产业、9个新兴产业、7个未来产业;强化人才引育,深入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行动、领军人才“筑峰计划”和泰山人才工程,畅通科技、教育、人才良性循环。

监管严把IPO准入关 70余家拟上市企业“弃考”

本届灯光节活动以“人工智能”为整体创意来源,探索灯光技术与AI技术、未来科技融合发展,除了静态灯光作品外,还加入多种形式的沉浸式作品,现场更设置巨型光影沉浸式体验空间,涵盖未来城市衣、食、住、行等多个方面,通过AIGC、视觉艺术、光影互动等方式,让到场观众能够提前体验到人工智能发展下的生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